以「人」为本的智慧制造:人的不可替代性(3/4)

以「人」为本的智慧制造:人的不可替代性(3/4)

15 December 2022

By 方薪昀

投资您的员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提到提升技能,大家一定会想到一些熟悉的名词,例如我们常听到的在职进修(On Job Training)。事实上,这件事的受益对象不仅仅是被培训的员工,企业也能透过员工能力的提升,收获对整体营运有利的成果。

不仅仅是即战力

投资员工就是投资企业本身。相比那些仅仅追求即战力的雇主,重视员工长期发展的企业往往更成功。当员工感到被忽视或被视为理所当然时,他们很可能会心灰意冷地寻找其他的安身之处。尽管在就业市场中找到工作并不容易,但有能力的人并不在乎。比起留在一个不被珍惜的地方,他们更希望找到一个可以发挥才能的舞台,或者遇到一个愿意投资并欣赏他们的好老板。

比薪水更有价值的事物

明智的雇主能意识到,工作只是员工生活的一部分,本来就是这样,那该怎么做才能让员工开始重视他们的工作?

那就是提供他们钱买不到的东西,也就是比薪水更有价值的事物。

研讨会、工作坊等在职进修活动可以激发创造性、创新性思维,提供团队去尝试新事物所需的信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成长并在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更聪明,而不是更努力

不必要的工作压力会极大地影响员工的注意力和工作效率,让你的团队无法完成工作,影响你的营运表现。

打造黄金阵容

把培训和进修摆在第一顺位,不断提升人员能力,公司就会在高技能团队的产出中受益,团队也可以对他们的工作表现和经历感到自豪。

劳工的考量

劳工,特别是新生代,在寻找工作时会优先考虑发展机会。 2016年的一项盖洛普调查(Gallup poll)指出,87% 的千禧一代将「专业成长」和「发展机会」,视为对他们工作中最看重的事情。

如何利用科技制订提升方向?

要成功数位转型,都要求人们掌握、理解新的技术,并使用新的工具。成功的员工训练,建立在明确了解哪些人,需要哪些技能来实现组织目标的基础上。更具体地说,就是找到最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员工,在他们的职位上表现得更好。

这种思维方式,旨在让人们在任何工作环境中,都尽可能容易地做正确的事情。首先要理解、认同组织新的要求和目标,并愿意学习。一旦这些东西到位,技能的培养就会简单、有效率的多,日后在行为、行动和结果中看到公司的成长。

以工作能力提升的角度出发,意味着以往方法,像是课堂授课或线上教学,不再是公认的好选项。相反的,我们应该强调在工作执行过程中利用科技,从经验学习、实际操作。举例来说,在产线部署 AI 视觉,可以协助工厂人员达到以下提升工作价值的目标:

消除「学习」的需要

这个任务是否可以用自动化或智慧科技解决,或者尽可能设计成直观、防呆的?部署在产线的 AI 视觉,可以分担 IE 工程师最复杂的工作,也就是计算单个作业时间。AI 的 start to start 辨识技术和 IE 手按码表纪录比起来,能更精准的计算。团队不必再负担重复性高的任务,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在进修、培训,去实践更高的工作价值。

在关键时刻提供资源

学好一件东西的最佳时间就是在你遇到问题的那个当下。这可能是你第一次尝试这个新的数位化工具,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产线问题。遇到问题时,AI 不但能提供产线当下的影像,也能直观的还原任何你想调阅的产线时空。有这些关键资料在工厂每天使用的工具中,公司可以确保在这些关键时刻,只需点击一下介面,就可以获得解方、针对具体情况提供帮助。

科技赋能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需要新的能力,或者他们所做的工作将会有所困难。除此之外,有些技能太复杂、太不同或风险太大,不适合在工作当下学习。我们可以建一个模拟情境,例如,用数位双生(digitail twins) 复刻一个模型工厂,人们可以在一个更安全、更有效率的环境中尝试新的工具和方法,得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AI 机器视觉可以全天候纪录作业时间、捕捉作业员表现,提供 SOP 优化资料,来可视化生产线。即时影像能也让远端协助不再是件难事。全方位帮助团队更接近数字化转型,达成更高工作价值。

全球灯塔工厂如何建构员工能力

灯塔工厂们高度重视劳动力发展,因为他们知道灵活的工作模式,可以将数位转型的力量放到最大。把人当作工业 4.0 的中心,并以个体能力成长为转型重点。他们让公司各个阶层的成员都能有机会参与建设创新的、有创意的决策。成功转型需要整体团队的努力,而「人」就是建构团队的必要条件。至于在产业中我们可以看齐的典范,世界经济论坛 (WEF) 和麦肯锡 (McKinsey & Company) 2021年的白皮书中,提名了西门子 (Siemens) 位于安倍格与惠普 (hp)位于新加坡的工厂。

西门子: 将个人业务内容与工业 4.0 需要的知识、技能互相搭配,拟定出量身定制的技能提升的职涯规划。

惠普: 优化技能,提升任务责任,提供升华到下个层次的机会。例如,作业员成为技术员,能够 承担以前更复杂的任务。

保证不亏的转型投资: 「人」

通过培训和科技投资员工,提高其技能,公司可以享受更快乐的氛围、更低的员工离职率和整体的成长机会—更不用说增长营收了。在转型的浪潮中,想要达成智慧制造的核心,还是需要优先在「人」的方面下功夫,做长期的规划与投资。下周周「以人为本的智慧制造」的主题,将会进入最后一个章节,细说为何在各种先进的转型工具和愿景中,人还是制造业生产的工厂英雄。

Read More:
以「人」为本的智慧制造:人的不可替代性(1/4)
以「人」为本的智慧制造:善用数据 驱动决策(2/4)

Source:
https://www3.weforum.org/docs/WEF_GLN_2021_Reimagining_Operations_for_Growth.pdf/
https://www.mckinsey.com/capabilities/operations/our-insights/operations-blog/supply-chain-network-reconfiguration-for-resilience/
https://www.gallup.com/workplace/236438/millennials-jobs-development-opportunities.aspx/
https://www.tinypulse.com/blog/employee-development-win-win/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20130523165741-658789-beyond-the-paycheck-what-we-wish-for/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