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 100%的自动化难以达成?

automation, robotics

机器人是否正在接管工厂?工人将会在厂房里显得无足轻重吗?这在不久的将来并不会成真,也可能永远不会实现。如伊隆·马斯克所证实的:「人类是被低估了。」他在推特上写道:「特斯拉过度的自动化是一场错误。」

现今,市面上的机器比人类来得快速、精准和强大。然而,自动化的软肋在于,没有任何的机器拥有人类般的灵活性。要了解一份工作能否自动化,我们必须认清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因为机器无法去应对物质世界的混乱状态。

100%的自动化?会成现实还是遥不可及的梦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在受控环境下,可预测的体力活动如包装产品、维护设备或是填料,只占工厂工人作业时长的1/3。这意味着只有约59%的制造活动具备自动化的技术可行性,远远不及于100%自动化的春秋大梦。

实际上,这个数字可能要更小得多。我们必须考量安装机器与相关软件的财务成本。此外,供需因素也会对于成本与盈利能力造成影响。以亚马逊来说,因为业务性质的缘故,他在自动化中苦苦挣扎。假期前的旺季使需求急剧增加,但供给又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冲击。这两股力量迎面而来,亚马逊优先选择了聘请更多员工,而非采取自动化。毕竟增聘人手相对于花费上百万美元添购机器来得划算许多,机器在淡季时得经历停机,旺季时又无法加快速度,缺乏弹性空间。

这也是为何高级主管们喜欢采用即插即用的模型来驱动工厂的自动化。该模型使用小型、可重复使用、模组化和可协作的机器, 这在增加机器使用时,降低了安装成本,并且能够由工人在旁灵活操作。

机器人与软体的发展将持续加速步调,这让一些低技术可行性的工作在未来也有自动化的可能。在这领域的崭新发现,有助于人力与机器间更为安全和强大的协作行为。

工业4.0 让企业领导人迈向工业5.0的垫脚石

企业领导人必须辨认出自动化将对公司的哪方面带来帮助,这需要强而有力的计画,一个能够明辨潜在转变的优先次序且加以指导的计画,因此才能顺利迁移到由自动化驱动的新业务流程。一连串改变带来的利益包括错误率的降低、产量的提升、品质的稳定、速度与安全性。就企业领导人而言,他们必须放弃这一世纪以劳力密集为导向的组织发展。

我们经常耳闻工业 4.0 的消息,且在许多地方已落地实行。然而,下一阶段将是工业 5.0。这会是一个人类与机器共同协作完成任务的制造世界。要让这成真,强化人工智能技术是未来的一大关键。

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