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 觀察筆記
在為期五天的時間裡,2023 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吸引了高達 20.5 萬名參展者,各式技術展示預告了一個引人入勝的製造業未來。 PowerArena 團隊抓住了這難得的機會,逐一參觀各處展廳,我們將所見所聞...
Read more事隔 3 年,在短短 5 天的展期內,205,000 名專業同行湧入 2023 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我們再次看見了製造業,於未來串連全球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Read moreAI 視覺透過鏡頭為工廠一五一十地記錄每個生產步驟,建立完整的生產履歷,提供產線管理者實時把關與追溯產線狀態與異常。若生產履歷上雲,將不易控管訪問資料的人員,也可能遭受駭客攻擊而造成...
Read more直擊全球製造業脈動,越來越多製造商將眼光投放於東南亞、印度和墨西哥等人力資源充裕,且鄰近龐大市場的地區,進行產線遷移、擴大產能的新基地建設。然而,在異地新建工廠,勢必面臨「如何有效提升產能...
Read more從導入前的效益評估、各式智慧工具整合到顯著改善成效,這家工廠的智慧製造系統及解決方案 處長 黃至偉 Charlie 分享運用 AI 視覺的心路歷程,藉由透明化所有細微風險,站內即刻排除後續補救成本...
Read more疫情之後,企業更重視資料韌性與可靠度,轉型須由現代化資料管理流程為基底,建構以資料為核心的營運模式。上周的文章,提及數據資料的蒐集能否,對於數據主權實力有很大的影響..
Read more根據電子時報統計,數據分析與視覺化、是製造業所重視的落地項目之一。市調機構 IDC (國際數據資訊有限公司)2021年12月3日公布的<2022 年台灣 ICT 市場十大趨勢預測> 其中,總經理江芳韻也預期...
Read more在疫情、中美對抗之後,供應鏈緊張的問題持續延燒,製造業開始降低對單一產線的依賴、積極打造高韌性供應鏈。其中,重組多個「跨國、跨區」生產基地,進行多地建構以分散風險,就是一種方式...
Read more世界經濟論壇 (WEF) 在2021年9月,提出經營獲利和環境永續,兩者可以並肩發展。因應大環境的改變,建立完善的 環境保護 (Environment),社會責任 (Social)、公司治理 (Governance)方針不再僅僅是個「考量」...
Read more截至2021年為止,全球頂尖製造商中只有不到一百家的企業,獲選進入最具地位的製造俱樂部—全球燈塔工廠,這些俱樂部成員正引領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採用與部署著最新科技...
Read more